Skip to content
Design Pulse logo
Design Pulse 浪脈誌

這裡是設計師的靈感補給站、競賽攻略庫、趨勢洞察場。我們不只是報導,而是與設計一起脈動,讓你的創意不只是跟上潮流,而是成為浪潮的一部分。

  • 設計旅讀
  • 趨勢聚焦
  • 設計觀察室
  • 競賽速報
  • 競賽報名
    • 競賽追蹤
    • Facebook
    • Instagram
Design Pulse logo
Design Pulse 浪脈誌

這裡是設計師的靈感補給站、競賽攻略庫、趨勢洞察場。我們不只是報導,而是與設計一起脈動,讓你的創意不只是跟上潮流,而是成為浪潮的一部分。

sensory design of floor

重新設計腳下的感受|地板不只是載體,更是感官設計的靈魂

BMA 比羊, 2025 年 3 月 22 日2025 年 4 月 1 日

在台灣,地板設計的討論總圍繞在實用與耐用——超耐磨木地板、石英磚、SPC,講求耐刮、防水、好清潔,確保住戶生活「不出差錯」。但當設計被過度功能化,地板也成了理所當然的背景,腳下的感覺從來不是設計的優先考量。

有沒有可能,地板不只是我們每天無感踩踏著的路徑?

Juhani Pallasmaa
Juhani Pallasmaa, Photo Source

正如芬蘭建築師 Juhani Pallasmaa 在《The Eyes of the Skin》中所強調,視覺之外,觸覺才是最貼近人體本能的感官,因為我們透過肌膚,感知這個世界的溫度、紋理與重量。而在感官設計(Sensory Design)的視角下,地板——這塊與我們最親密接觸的「第六面載體」——理應承擔起更豐富的感受層次。

近期一篇探討國外「裸足體驗地板」的文章便提到,回到家脫下鞋、赤腳踩上木質地板或地毯的瞬間,是現代人生活中難得的愉悅感受。這不僅關乎清潔與衛生,更與身體本能的放鬆、肌肉的舒展以及空間歸屬感有關。文章中也提及,當地板材質被設計得更具觸感與層次時,空間便開始與人產生不同的對話,不再只是冷硬的基底,而是能被「感受」的存在。

The Apartment / DO Architects. Image © Norbert Tukaj. Photo Source

隨著感官設計(Sensory Design)成為國際設計圈關注的焦點,台灣的設計師或許也該重新思考,地面這「空間的第六面」是否能重新扮演起觸動人心的角色。局部的材料變化、微尺度的設計,或許能讓地板從背景躍升為情緒與記憶的生成場。

接下來,BMA 顧問團隊想提出幾種大膽的提案,挑戰設計師對地板的感官設計想像!

讓地板活起來,苔鮮地衣帶來會呼吸的觸感

moss reading corner

想像住宅一隅,設計一座能自我調節溫濕度的苔鮮地板。踩踏其上,腳底感受到微濕、柔軟的質地,伴隨淡淡的土壤氣息。這不只是材料,而是一種與空間共生的生命力,一種會隨著四季變化、回應天氣與時間的地面。

當然,這樣的設計並不適合大範圍鋪設,但如果被放置於光線充足的挑高中島、或客廳角落的植栽區,它將成為家中最令人駐足的地方。透過智慧控濕系統與細緻的局部設計,這片「活地板」能夠自然地與日常共存,讓家的感官維度更加豐富。

赤腳踩過洗石子與漂流木,家裡也能擁有一段海邊的記憶

walkway of cobbles

洗石子,一種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地面材質,卻往往與「老式陽台」或「傳統浴室」畫上等號。但如果它被重新設計,變成室內的一段觸覺步道呢?在入口處,或閱讀角的邊緣,以細篩圓石鋪成的小徑,讓光腳踩踏時感受到冰涼與顆粒的微妙摩擦。石子之間夾雜幾根漂流木,讓腳下的紋理變得豐富,也像是沿著沙灘散步時偶然碰觸到的一段漂流記憶。

這樣的感官設計不需要佔據整個地板,而是像一則插曲,在空間裡偶然出現,提醒著我們,腳步的感受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水與草皮交錯,讓每一步都帶著流動的氣息

path of water

水的流動聲、草皮的濕潤感,這些屬於戶外的元素,能否在室內設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走廊的中央是一條緩緩流動的淺水道,當人從上方走過,水波隨之輕輕蕩漾,光影也隨著腳步變幻,空間瞬間有了層次與靜謐的氣質。再進一步想像,客廳的一隅鋪上一層低矮的草皮,讓居住者能夠隨意席地而坐,感受泥土與葉片的細微觸感。

在台灣潮濕的氣候條件下,真正的流水地板與天然草皮或許難以維護,但科技草與循環水幕系統,能否成為一種替代?如果設計能夠善用視覺與聽覺,甚至無需真實的水與泥土,也能讓空間擁有這種流動的氣息。

走進鏡面的世界,讓腳下的空間無限延展

corridor of reflections

全反射的鏡面地板,或許是最具未來感的選擇。來自 teamLab 沉浸式展覽的靈感,這樣的地板能夠打破現實與想像的邊界,當人走上去,彷彿踏入一個上下顛倒、無限延展的世界。燈光與色彩映照在地面上,行走的節奏也因此變得不同——這是一場視覺、聽覺與空間感的交錯體驗。

teamLab Planets TOKYO | Photo Source

雖然這樣的設計不可能用於日常生活的所有區域,但如果它出現在玄關、過道,甚至是挑高的藝術空間,它將會成為整個空間中最令人驚嘆的感官場域。透過霧面處理或局部反射,讓腳下的世界變得曖昧而深邃,成為進入空間的第一道儀式。

讓地板成為空間的記憶點,而不只是背景

這樣的概念,對長期將地板視為「機能底板」的台灣設計現場來說,或許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反差;當我們開始關注腳下,開始設計那些被忽略的細節,空間的情感價值也會因此提升。

或許,我們不需要立即推翻現有的地板材質,但我們可以開始思考,在哪些角落,我們可以創造一個不同的感受?在哪些地方,地板能夠不只是承載身體,而是承載記憶?我們是否能在設計中,為地板賦予更多與人對話的可能性,讓腳下的每一步,都成為生活裡潛藏的感官記憶?


| 圖.文 | Lou Hung @ BMA Taiwan

趨勢聚焦 2025設計趨勢sensory design台灣設計觀點地板材質地板設計感官設計材質運用設計師必讀設計靈感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Related Posts

趨勢聚焦

南方藝境再升級!ART TAINAN 2025台南藝術博覽會即將開幕

2025 年 3 月 10 日2025 年 3 月 10 日

台南,一座融合歷史與創新的城市,將在 2025 年迎來台灣春季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盛會:「ART TAI…

Read More
趨勢聚焦

設計師別再只做白色了!2025 最新居家色彩設計趨勢:奶油黃席捲國際賽場

2025 年 3 月 25 日2025 年 3 月 25 日

你有沒有過這種時候? 一打開電腦,準備挑選這次要送去國際設計競賽的作品,眼前滿滿的極簡白、侘寂灰,連…

Read More
趨勢聚焦

2025 米蘭設計週趨勢|6 件跨界設計師的空間選品靈感

2025 年 4 月 9 日2025 年 4 月 9 日

昨天盛大開幕的 2025 米蘭設計周,設計師們追起來了嗎? 其中一項展覽主題,是由 Asus × D…

Read More

2025設計趨勢 MUSE設計獎 住宅設計 光影設計 咖啡館設計 品牌設計 實驗性建築 得獎作品 材質運用 現代與經典融合 空間美學 設計師必讀 超現實室內設計 餐飲空間

靈感來襲!分享給你的設計夥伴們!

  • 分享到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Facebook
  • 分享到 Threads(在新視窗中開啟)Threads
  • 分享到 Pinterest(在新視窗中開啟)Pinterest
  • 分享到 X(在新視窗中開啟)X
  • 使用原生工具分享共享已複製到剪貼簿

最新趨勢 & 競賽亮點都在這:

  • 2025 年 4 月 22 日 設計不只是美感,更是溝通力|從優良設計獎大師座談看評審邏輯
  • 2025 年 4 月 15 日 2025 Good Design 設計獎評審現場觀察|設計如何被理解,又如何說服他人
  • 2025 年 4 月 9 日 2025 iF 設計獎獲獎作品專刊|《艙 The Cabin》揉合在地文化的時尚工業風
  • 2025 年 4 月 9 日 2025 iF 設計獎獲獎作品專刊|南邑設計與《Path of light》光影策畫
  • 2025 年 4 月 9 日 2025 米蘭設計週趨勢|6 件跨界設計師的空間選品靈感
Design Pulse Logo
  • 競賽追蹤
  • 競賽報名
    • Facebook
    • Instagram
  • 隱私聲明
©2025 Design Pulse 浪脈誌 | WordPress Theme by SuperbThemes